-
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
发布时间: 2025-10-17 点击次数: 9次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
罗茨真空泵,又被称为机械增压泵,是一种容积式真空泵。它的工作原理与我们熟悉的罗茨鼓风机非常相似,但其设计和应用是针对真空环境的。
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核心要点来理解其工作原理:
一、核心结构
罗茨泵的核心结构相对简单,主要包括:
1. 一对“8"字形转子:两个相同的叶形转子,在泵腔内平行安装。它们的叶形是严格按数学规律设计的共轭曲线(通常是渐开线),确保在运转时互不接触。
2. 同步齿轮:安装在泵体外的一对精密齿轮。它的关键作用是强制驱动两个转子保持同步、反向旋转,并维持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泵壳之间极小的间隙。
3. 泵壳:容纳转子和形成密闭空间的腔体。
二、工作过程(一个循环周期)
罗茨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“气体搬运"过程,其本身并不对气体进行压缩。具体步骤如下:
1. 吸气阶段:
转子由电机通过同步齿轮驱动,进行高速、反向旋转。
当其中一个转子的前端脱离泵腔的进气口边缘时,进气口与泵腔连通。由于转子的不断旋转,它们会在进气口一侧形成一个不断增大的容积空间,从而将气体从进气口“捕获"并带入泵腔。
2. 隔离与输送阶段:
转子继续旋转,将一定量的气体隔离在两个转子与泵壳之间形成的封闭空间内(这个空间被称为“气穴")。
此时,进气口和排气口都被转子封闭,与这个“气穴"不相通。转子就像一对非接触的活塞,将气体封闭并原封不动地向排气口方向推送。
3. 排气阶段:
当转子的前端旋转到接近排气口边缘时,被封闭的“气穴"开始与排气口连通。
此时,由于前级泵(这是罗茨泵系统的组成部分)已经在排气口维持了一个较高的压力(通常是1-100 Pa量级),而被输送过来的气体压力较低,高压气体会迅速“倒灌"回这个“气穴"空间,使其压力在瞬间与前级压力平衡。
转子继续旋转,最终将这部分已经升压的气体全部推挤到排气口,由前级泵抽走。
这个过程周而复始,实现了气体从低压侧(入口)向高压侧(出口)的连续输送。
- 下一篇:没有了
- 上一篇:提升空气悬浮鼓风机运行效率的关键技术